close

        在偶然與巧合的堆疊下,我從網路上的某處看到了這則有趣的小故事。故事的內容講述了日本戰國時代三位彪炳戰功的將軍,對同一隻不知為何不出聲啼叫的杜鵑,提出截然不同的看法。

   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鳴かぬなら 殺してしまおう ホトトギス(織田信長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  鳴かぬなら 鳴かせてみせよう ホトトギス(豊臣秀吉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鳴かぬなら 鳴くまで待とう ホトトギス (徳川家康)

     

      首先,綽號六天大魔王的戰國名將織田信長率先發言,說:"鳴かぬなら 殺してしまおう ホトトギス",意思是"倘若杜鵑遲遲不啼,我就將其誅殺"。由此,織田信長不擅等待、率性由我的個性可見一斑;但另一方面也顯現了織田信長與生俱來的霸者氣質。

      而後,接掌統一大任、征討無數的豐臣秀吉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:"鳴かぬなら 鳴かせてみせよう ホトトギス",意思是"倘若杜鵑遲遲不啼,我將循循善誘令其歌唱"。由秀吉的這番話,可推敲其性格天真浪漫甚至理想化,或者可說他有時的作法並不實際可取;不過這種"誘之"的想法,或許也象徵著其欲為世所用,展示其精幹能力的心態吧!

      最後,身為戰國時代的漁翁,坐收一統江山成果的德川家康則說:"鳴かぬなら 鳴くまで待とう ホトトギス",意思是"倘若杜鵑遲遲不啼,我便靜待其唱出優美歌聲的時刻"。很明顯地,德川家康的特質便是擅待,得以想見當年家康那從容不迫地坐於小亭子中,泡著一盞已浸三刻的上等好茶,不疾不徐輕酌的模樣。而也就是這名為耐心名為忍的特質,助了德川家康收復山河統一日本一建江戶幕府,成了日本戰國時代最後的勝利者。

      或許有人尊家康的"忍",認為另外兩位將軍之所以未能成就統一霸業是因信長的"霸"、秀吉的"誘"礙了他們的功成,但可曾想過,信長和秀吉的成敗是一次生不逢時的時不我與呢?這麼說或許有些複雜,但其實就是指信長和秀吉為將的時代,並沒有人奪先河開征途產生所謂的可趁之機,所以他們只能支手鬥天下除大名,讓自己期待平定亂世的雄心得到實踐。而至於家康,美其名是因其忍而奪天下,但若白話一點甚至用現今的流行語來說,其實就只是個碰巧經過撿尾刀的武士。不過這麼說又好像太貶低德川家康的貢獻,其實他對於日本大一統後,江戶幕府成立的政治英績是有目共睹的,只是在這個小故事中,後世對於家康的"忍"這點過於讚揚,讓我不禁覺得是否就連故事的解釋也有點淪為結果論的附庸。

      我認為,這則故事應當要將三位將軍的成就成敗先擱置一旁,純粹地自他們所說的話中看出他們個人的特質,並以其檢視三位將軍當時輝煌的原因,而不是將三者擺在一起做比較;就算擺在一起,也只是單純的說明"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事的看法不同,何者欣賞何者排拒,自在人心"的這個道理而已。像是信長的"霸",使其得了第六天魔王這個氣勢雄渾的綽號,令各大名聽其名無一不聞風喪膽。在當時,信長推翻了積弱不振的室町幕府,霸氣橫天,成了一代梟雄頂立於世。那是一段現今為人津津樂道的豐功事蹟。而秀吉的"誘",在信長死後更顯得精明利通。不僅接續信長收復山河的舊業,更抵禦了來犯的朝鮮外寇,護衛國土、一統東瀛的志念顯而易見。最後是家康的"忍",就因為其忍得一時浪靜足以屯厚實力,才會有後來江戶幕府的風光成立,結束長久一來一分日本的戰國時代。那份忍,是毅力、是勇氣,換來了二百於年的江戶盛世,也成了歷史上為人熟讀的篇頁。

      三位將軍看杜鵑不啼,有著不同的想法,也襯出了不同的個性特質;我看三位將軍,也有著與後世傳唱的讚揚,不同的方向與角度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owkg21 的頭像
    wowkg21

    和風早安部屋

    wowkg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